<delect id="3npzt"></delect>

      <form id="3npzt"><dfn id="3npzt"><span id="3npzt"></span></dfn></form>

                <meter id="3npzt"></meter>
              <form id="3npzt"></form>

              <video id="3npzt"><dfn id="3npzt"></dfn></video>
              <del id="3npzt"><dfn id="3npzt"></dfn></del>

              <thead id="3npzt"><progress id="3npzt"></progress></thead>
                首頁/新聞中心/行業動態
                環保政策信息動態(202201期)
                發布時間:2022-01-28 16:27來源:

                一、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方案》明確,到2025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費總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比2020年分別下降8%、8%、10%以上、10%以上。節能減排政策機制更加健全,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

                《方案》部署了十大重點工程,包括重點行業綠色升級工程、園區節能環保提升工程、城鎮綠色節能改造工程、交通物流節能減排工程、農業農村節能減排工程、公共機構能效提升工程、重點區域污染物減排工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工程、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工程、環境基礎設施水平提升工程,明確了具體目標任務。

                《方案》從八個方面健全政策機制。一是優化完善能耗雙控制度。二是健全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三是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四是健全法規標準。五是完善經濟政策。六是完善市場化機制。七是加強統計監測能力建設。八是壯大節能減排人才隊伍。

                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 《“十四五”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城鄉 建設行動方案》《“十四五”黃河流域生態 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城鄉建設行動方案》的通知

                為指導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要講話及指示批示精神,科學部署、積極推動“十四五”期間長江、黃河流域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制定了《“十四五”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城鄉建設行動方案》和《“十四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城鄉建設行動方案》。

                到2025年,長江經濟帶初步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率先建成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的城市轉型發展地區;到2025年,黃河流域人水城關系逐漸改善,城鎮生態修復和水環境治理工程有效推進,城市風險防控和安全韌性能力持續加強,節水型城市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三、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十四五” 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的通知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按照“十四五”規劃《綱要》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組織編制了《“十四五”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

                《規劃》共六章,分別從規劃背景、總體要求、聚焦重要湖泊推進保護治理、推動大江大河綜合治理、項目實施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入手,進行具體闡釋。

                《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有序推進, 一批專項規劃和重大治理工程順利實施,全國第一批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試點工作全面啟動,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模式加快創新。

                但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當前,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面臨的結構性、根源性矛盾尚未根本緩解,水環境狀況改善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突出,與美麗中國建設目標要求和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具體來看,一是治理思路和方式亟待創新;二是環境改善成效尚不穩固;三是鄉村環境治理依然滯后;四是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有待提高。

                對此,《規劃》確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系統治理、協同推進,試點先行、穩步推進的基本原則。明確到2025年,基本形成較為完善的城鎮水污染防治體系,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爭達到70%以上,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持續提高,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污染嚴重水體基本消除,地表水劣Ⅴ類水體基本消除,有效支撐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實施。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不低于93%。

                在聚焦重要湖泊推進保護治理方面,《規劃》指出,一是要嚴守生態保護空間,大力整治房地產建設等環湖開發活動;堅決遏制“造湖大躍進”;加快構建管控體系。二是統籌污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切實削減入湖污染負荷;優化提升生態減污功能;強化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產業綠色發展。三是健全完善體制機制,切實發揮湖長制作用;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建立重要湖泊系統治理監督評估體系。

                針對推動大江大河綜合治理,《規劃》從三方面入手提出具體舉措。一是深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試點。二是支撐區域重大戰略實施。三是提升主要河流治理水平。

                四、生態環境部等四部委印發《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決策部署,做好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工作,生態環境部會同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編制了《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實施方案》。

                方案要求,到 2025 年,在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的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形成一批效果好、能持續、可復制,具備全國推廣價值的優秀案例。強化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要加強源頭管控,接納含有毒有害物質的工業廢水的污水處理廠,不納入試點城市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體系;要規范過程管理,強化監督考核,確保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要嚴格末端監管,制定實施突發環境事故應急預案,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異常時,及時采取措施,避免影響下游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等工程措施運行。

                拓寬再生水利用渠道。缺水地區應將再生水作為園區工業生產用水的重要來源,嚴控新水取用量。新建高耗水項目應盡可能安排在再生水調配體系周邊。工業園區以及火電、石化、鋼鐵、有色、造紙、印染等高耗水項目,具備使用再生水條件但未有效利用的,要嚴格控制新增取水許可。城市綠化、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建筑施工、景觀環境用水等應當優先使用再生水。鼓勵將再生水用于河湖生態補水。用于農業灌溉的再生水水質應達到《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 508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農田灌溉用水水質》(GB 20922)等相關標準要求。完善用水總量控制指標中非常規水源利用指標考核相關規定,加大再生水等非常規水源考核權重。將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項目納入主要水污染物減排量認定范疇。

                五、2022年云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2022年1月20日上午9時,云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昆明云南海埂會堂開幕,省長王予波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

                部分涉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內容如下:

                “保護生態力度空前、群眾擁護。COP15第一階段會議成功舉辦,發布昆明宣言,云南生物多樣性驚艷世界,大美云南的知名度、美譽度、開放度全面提升。我們把整治滇池沿岸違規違建作為檢驗干部立場、品質、能力、意志的試金石,堅決整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治效果明顯,為全省生態環境保護樹立了鐵規矩、新標桿,守護綠水青山、鑄就金山銀山成為共識和共為。

                以革命性舉措抓保護治理,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全面打響湖泊革命攻堅戰,開展九大高原湖泊“兩線”劃定,徹底轉變環湖造城、貼線開發格局,九湖水質總體平穩向好,撫仙湖流域治理被自然資源部列入10個中國特色生態修復典型案例,洱海流域被納入全國第二批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試點。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斷面水質100%達標,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穩定在98%以上,化肥農藥使用量持續減少。新增2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和1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有效開展高黎貢山生物生態安全風險防范和保護、長江“十年禁漁”、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等工作,新增營造林488.63萬畝,完成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2.2萬畝。以堅定態度關停197家企業,全力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全面出清重點工業行業淘汰類產能,單位GDP能耗強度完成國家下達任務。

                全面彰顯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建設美麗家園,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云南是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被譽為“植物王國”“動物王國”“世界花園”,生態環境是云南的寶貴財富,也是全國的寶貴財富。要聚焦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搶抓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機遇,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深耕綠色發展沃土,培育綠色發展動能,擦亮綠色發展名片,推動生態高顏值和發展高素質齊頭并進,堅決守護好藍天白云、綠水青山、良田沃土,讓七彩云南的神奇美麗享譽全球。在保護綠水青山上,我們要舍得眼前利益、舍得增長速度、舍得GDP!”

                1000部18禁18勿入高潮